青年爱“廉”说
来源: 天长文明网 时间: 2022-07-25

字体大小 [ ] 打印

  又是一年盛夏时,池塘里的莲花又在竞相绽放。在一片粉色中,一朵白莲亭亭玉立。拂上这朵白莲,清凉的触感涌上心头,晶莹的露珠垂在白莲洁白的花瓣上,使人感受到它那独特的气质,这到底是一朵怎样的莲?它挺直翠绿的根茎,盛开洁白的花瓣,四溢袭人的清香,生于淤泥之中却不被污染,风雨袭击却傲然挺立,黑暗之中,不畏艰险,洁身自好,依然保持着那一抹纯白,不正是一朵蕴含着“廉洁”品质的莲!联想到当今风华正茂的我们,尤其需要以“廉”修身。 

  吾爱廉,不仅仅是“莲”与“廉”同音,而是“廉”与“莲”之气质相近、举止相似。正如周敦颐在《爱莲说》中提到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联想到那亭亭玉立、香气袭人的白莲,脑海中自然出现一个个廉洁的身影,仿佛是一朵朵白莲的化身,结伴而行,正向我们款款走来…… 

  中唐大诗人白居易在《三年为刺史二首》中写道:“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。”据说白居易性喜泉石,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。于是当他在杭州做官离任之际,杭州友人便特意送了他两块天竺石,白居易一时高兴接受离去,回家后后悔不已。因为此石虽贱虽小,却抵有千金分量,因为它是属于杭州百姓的一土一石,私自拿了,还是伤了一身清白。古人云: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”白居易做了三年刺史,临行时所带的也只是“天竺山”的两片石头,还怕因此伤了一世清名,于今看来不仅足以震耳发聩,更着实令人感到钦佩。 

  宋朝包拯,铁面无私,英明决断,从政为民留下“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”之盛名;东晋陶渊明,不为五斗米折腰,不肯趋炎附势,追寻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”的淡泊宁静;北宋王安石,把克己奉公作为人生信条,为了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而拒绝了宰相文言博对自己的提拔,看似教条刻板,实则修齐自律……古人尚且知道廉洁,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更应廉洁自律,秉公办事,不谋私利,不徇私情,清白做人。 

  “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”廉洁修身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精神气节,是党员干部为人处世的底线原则,也是青年干部兑现“请党放心、强国有我”青春誓言的前提,更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根基。 

  廉,铭于心,践于行。“山自重,不失之威峻;海自重,不失之雄浑;人自重,不失之尊严。”自重包含了自觉、自知、自律、自尊这一系列的含义,这一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“八小时”中,更要保持在“八小时”外。《大学·中庸》中说道: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意思便是,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,更须廉洁自律,谨防私欲贪欲之害,自觉慎独、慎权、慎友。时刻保持清醒头脑,警钟长鸣、防微杜渐,无论在何时、何地都要坚持“高线”,守住“底线”,不踩“红线”,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,保持正风肃纪、反腐惩恶的战略定力,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! 

  廉洁如水般清澈晶莹,如水般无处不在。处江中,廉洁就会奔腾而涌,无论江面多坚硬;居山谷,廉洁就会蜿蜒而上,无论山谷多高峻。“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唯有拥有廉洁之心、践行廉洁之行的青年一代,才能够如夏莲般纤尘不染,亭亭玉立于世俗之间,流芳百世。 

  盛夏,白莲的那一缕清香,透着清凉,弥漫在空气里。嗅着那淡雅芳香中散发出的“廉洁”之气,吾自心潮翻涌,暗下决心:永做一朵冰清玉洁、香气袭人的白莲! 郭玥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