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城征文—《小区理发师》
来源: 天长市文明网 时间: 2017-06-11

字体大小 [ ] 打印

  虽说“最是人间留不住,朱颜辞镜花辞树”,到了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的份上,我还是保持着每月理一次发的习惯。

  理发,当然不是简单的“提起刀人人没发,拉下水个个低头”,还包括修面这样的程序。以前,天长“大会堂”斜对面的“紫罗兰”理发师,擅长的就是修面,那种修面的过程才叫享受。剃刀在面孔上灵活自如、游刃有余,每个角落都不会错过,如眼角、眼皮、鼻槽、耳沟、耳廓等部位,让人觉得酥痒、爽快,面目为之一新。所以,从前郑板桥曾撰联称颂理发师:“虽为毫末技艺,却是顶上功夫。”极是形象生动。

  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,名曰“小梅发屋”。女老板三十出头,形貌端庄,金湖人,几年前嫁到天长来的。她天长话讲得特地道,理发手艺卓荦超群。手下三四个师傅也都是年轻女子,都清秀麻利,楚楚可人。有一位姓陈的女孩,两颊有笑靥,像极了《红楼梦》里夜补雀金裘的俏晴雯:心灵手巧。近年来,我曾多次请她理过发,感觉甚佳。

  我问过她的经历,她说自己也是金湖人,出身农村,家住金湖金南镇,离天长高庙镇不远,越过仙墩就到了。她说她家是理发世家,到她父亲已是三代人做理发这个行业了。她高中毕业就继承了父亲的理发手艺,去南方闯荡了。南方挣钱容易,但她是一本正经靠家传的理发技艺吃饭的,在那儿做了两三年,同伴中,有些人舍弃理发技艺而去洗头房“美容美发”了,她不想那样的“美容美发”,遂不容于环境。最终抽身回到了靠近家乡的天长,经人介绍,就到“小梅发屋”谋生了。

  小陈师傅手艺确实不错,比先前“紫罗兰”的理发师还要略胜一筹。她能根据顾客的头型、脸型、体态和气质出样,精修细剪,使其发型美观而独具特色。尤其她修面的技艺更是出众,操作细腻,刀法轻柔,刮胡须如快刀刈稻麦一样利索。尽管我满脸沟壑,但角角落落她都能收拾个遍。不过,有的地方她是不会轻易下刀的,譬如,我右耳垂后下方的脖子上有颗黑痣,上面长了三四茎不规则的杂毛,按她的说法,那叫“龙须”。按她父亲的训诫,男人的“龙须”是动不得的,不然会坏了前程,包括官运和财运之类。我说我才不稀罕那几根所谓的龙须呢,都一把年纪了,难不成还恋着名利?一律将其刮净就好。

  她就笑了,说她也明白那是荒诞不经的,但她的父亲再三告诫她,一定要跟顾客说明白那是“龙须”,剃不剃要征求顾客的意见。除此,她父亲还教了她许多理发生意经,如称鼻梁高的顾客应称之为“隆准公”。《三国演义》里说:“高阳酒徒起草中,长揖芒砀隆准公。”“隆准公”就是汉高祖刘邦,是富贵之相,顾客听了准会高兴。另外,她父亲还特别叮嘱她,理发业是个“锅不热,脸热”的行业,讲究的是一个仁义待人的和商理念,贪图的是一个春风沐浴的和煦氛围,假如理发店都如石达开所言:“磨砺以须,问天下头颅几许?及锋而试,看老夫手段如何?”一副“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”的架势,一派“林教头火并王头领”的景象,锋芒毕露,咄咄逼人,谁还敢进来理发?说得我们大家都笑了。

  小陈师傅手艺好,讲话又如此生动幽默、善解人意,自然吸引不少顾客光临惠顾。老板娘也肯定她说书一样给客人理发修面,认为比那种所谓“洗头房”招徕生意的方式正大光明。也基于这一点,她希望她的理发店能在小城天长树立一方正气,传递一股正能量,同时,她也想把她的理发店打造成南市区一个闪亮的“文明窗口”,让店里的女孩子都能凭手艺成为受人尊敬的文明使者,为天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。(王金明   天长市龙集九年制学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