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长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
来源: 天长文明网 时间: 2017-09-28

字体大小 [ ] 打印

  近年来,天长围绕城市环境卫生、公用行业、市政设施、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、城市公共交通、建筑工地、住宅小区、建设行政执法等方面,制定严格的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。进一步明确建设特色鲜明、环境优美、功能完善、秩序井然、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定位,提出了“平、明、绿、美、净、齐”的精细化管理目标,全市上下对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形成共识。

  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实施一批拉动力强、关联度高、支撑作用大的项目作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,全力加以推进,并通过市场运作融资,确保城市建设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。5年多以来,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,政府主导性投资累计达100多亿元,完工项目200余个。长途客运汽车站、烈士陵园、二凤渠黑臭水体改造、天康大道和平安中路黑色化改造、城市备用水源项目、新河南路周边环境整治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交付使用。 

  遵循“巧理水、广造绿、精创景、尊传统、赋新意”的理念,为改善人居环境,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,决定改造建设红草湖湿地公园(南园)。20123月,红草湖湿地公园(南园)正式开工。该工程总面积为68万平方米,总投资约2亿多元。着力营造历史、文化、低碳、环保、空间的城市休闲绿地和人文景观。公园建成免费开放以来,其品牌效应早已享誉皖东,蜚声大江南北。

  “满园深浅色,照在绿波中”。随着滨河公园、红草湖湿地公园(中园)和南园的相继建成,改善了城市环境。其中,红草湖中园、滨河公园被省政府命名为“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。城在景中,景在城中,人在岸上走,船在河中游。

  本着“住有所居、居有所安”标,天长出台了《天长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》,建成了市经济开发区公租房三、四期和保障性住房小区公租房一期。自实施住房保障工作以来,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048套,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,总投资约8.9亿元。实现了保障性住房为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就业人员、外来务工人员服务,扩大保障覆盖面。

  随着一批“断头路”通,城区路网逐渐延伸,真正实现市内路网“无缝链接”市将打通“断头路”作为加快城市循环的重点工程来抓,20152016年,连续两年将打通“断头路”纳入到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中。规划建设部门做到每一条断头路都有专人负责,督促施工单位加大人员机械投入,早督查、晚报告,每天一调度,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,加紧推进。目前,市区已打通永福西路、永福东路、新河南路、新河北路、炳辉中路、炳辉东路、二凤中路、学府路、仁和北路、平安南路等10多条断头路

  2015年,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。全市上下及早谋划,精心投入,采取同步实施和多开作业面的方式,老城区重点抓改造,新城区抓提升,巷道改造及公共设施建设渐入佳境。连续3年,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、广开言路,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和意见,每年承诺“十件实事”工作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“十大提升”,按照“便民、利民、惠民”,解决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实施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已完成一期100个站点、2000辆自行车投放;投入1450万元,对11个城市内涝片区进行集中整治,疏通清淤排水道、排水渠、雨水篦,建设浔河排涝站工程,完善应急保障能力,确保城市防洪安全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;配套设施与老城区功能完善同步实施。对南外街、琉璃街、文峰巷、蚂蚱巷等83条巷道进行设施配套和完善,粉刷出新,硬化面积约6万平米,新增绿地面积约9万平米,新建排水管道约5000,增设停车泊位约2000个;对市区南、北出入口进行环境整治;对南河新村、千秋新村、花园新村等无物业小区进行路面硬化、维修,疏通排水管道。

  天长创新城市管理方法,提高城市管理标准,实现城市管理范围的全覆盖和管理方式的精细化,逐步实现了市政设施配套完善,园林绿化提档升级,市容环境美观整洁,行政执法严格高效,人民群众安居乐业。(规建局 秦骏)